美國知名財經雜志《福布斯》網絡版周六撰文稱,從信息查找模式上看,谷歌其實同知名BT(BitTorrent)下載網站“海盜灣”(PirateBay)有類似之處,并扮演了各類BT網站“幫兇”的角色。既然“海盜灣”已被判有罪,谷歌今后也有可能遭到媒體公司提起類似法律訴訟。
木秀于林
此前全球多家媒體公司對“海盜灣”提起法律訴訟,稱該網站提供的各種文件共享服務侵犯了版權持有人正當權益。這些媒體公司包括百代(EMI)、索尼、BMG、環(huán)球、20世紀?怂、華納兄弟和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等等。
瑞典斯德哥爾摩一家法院周五宣布,“海盜灣”四名創(chuàng)始人違反瑞典版權法的事實成立,這四人除均被判處一年監(jiān)禁外,還被處以約3000萬瑞典克朗(約合360萬美元)的罰款。這四名創(chuàng)始人表示,將對該判決進行上訴。
法院周五宣布上述判決結果后,“海盜灣”創(chuàng)始人之一皮特·桑德(PeterSunde)在隨后舉行的新聞發(fā)布會上表示,如果依據瑞典現行版權法規(guī),谷歌、雅虎等主流互聯網公司都有違法之嫌。他還專門點名批評谷歌對于“海盜灣”被起訴一事坐視不管,稱谷歌本應主動站出來聲援“海盜灣”。
業(yè)界人士表示,“海盜灣”被判有罪一事表明,在全球文件共享服務事宜上,相應服務商應該是“低調、再低調”,如此才能使業(yè)務得以進一步發(fā)展壯大。如果某家文件共享服務商引起了外界極大關注,則勢必會落得個“木秀于林,風必摧之”的結局。
前赴后繼
由于“海盜灣”已決定提起上訴,目前還不清楚瑞典高等法院是否會推翻原判決。業(yè)界人士表示,即使“海盜灣”今后被判不得從事任何文件共享服務,但要想摧毀全球整個文件共享產業(yè)卻并非易事。事實上,在大名鼎鼎的“海盜灣”身后,還存在著難以統(tǒng)計的大量文件共享網站。
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互聯網管理學教授本·埃德爾曼(BenEdelman)表示,與“海盜灣”名聲在外不同,諸如Mininova、isoHunt和Demonoid等文件共享服務用戶量還相對較少,行事作風也較為低調。如果媒體公司“打掉”了“海盜灣”,則其用戶將會分散到Mininova等網站中去,文件共享服務將呈現出“野火燒不盡,春風吹又生”的局面。
埃德爾曼表示,之所以這樣說,原因是“海盜灣”倒下后,原用戶將流向一家勢力更為強大的互聯網公司:谷歌。埃爾德曼表示:“谷歌可以做到也正在做海盜灣一直從事的業(yè)務。如果媒體公司起訴谷歌,谷歌將擁有更多回擊話語權。”
埃德爾曼表示,通過谷歌提供的音樂和視頻搜索服務,網民可輕松找到知名度較小的盜版內容網站,然后再在這些網站下載相應盜版內容。舉例來說,如果網民希望下載電影《X戰(zhàn)警:金剛狼》,只需在谷歌搜索中鍵入“X戰(zhàn)警:金剛狼BT下載”等關鍵詞,就可找到提供該電影盜版下載的網站。
對于比較有經驗的網民而言,他們通過谷歌搜索服務,還能進入文件共享網站下載知名度并不是很高的電影或電視劇。而一些網站還專門提供了收集不同BT網站網址的“導航”網頁,從而方便用戶在不同BT網站上找到下載“種子”。
“幫兇”之嫌
對于埃德爾曼的上述看法,谷歌一位發(fā)言人周六表示,該公司一直能夠做到尊重媒體公司的版權。雅虎目前還沒有就此事發(fā)表評論。
專門研究全球BT服務產業(yè)的美國市場研究公司BigChampagne首席執(zhí)行官埃里克·加蘭德(EricGarland)則表示,對于絕大多數網民而言,如果他們首次希望訪問BT網站,則會使用谷歌和雅虎搜索來查找“海盜灣”等BT網站。從這個角度上講,谷歌、雅虎等搜索引擎就成為了各BT網站的“幫兇”。
加蘭德說:“我個人一直認為,媒體公司維護自家權益的戰(zhàn)斗,本質上并不是同網民或文件共享網站廝殺,而是在同搜索引擎作戰(zhàn)。只要網民能夠從搜索引擎上查找到各類BT網站信息,網絡盜版就不可能真正絕跡。媒體公司只能取得階段性而不是長期性勝利!
不得張揚
加蘭德指出,“海盜灣”這次被媒體公司“拉下馬”,同該網站過分“張揚”也有很大關系。近一段時間以來,“海盜灣”連續(xù)接受美國《連線》、《名利場》和《福布斯》等雜志的采訪,頗有同媒體公司決戰(zhàn)到底之意。如此一來,迫使媒體公司律師下定決心在法庭上打敗“海盜灣”。
加蘭德認為,如果媒體公司起訴谷歌,該公司將擁有更多回擊權。由于谷歌用戶群基數很大,該公司可聲稱僅很小部分用戶利用谷歌搜索來查找BT信息。此外,在版權保護事宜上,谷歌從沒有同媒體公司公開“叫板”,而是一再表示尊重版權持有人正當權益。
加蘭德說:“從谷歌的行事作風看,該公司不會把自己稱為‘海盜谷歌’。谷歌會表示,之所以不少用戶會利用谷歌搜索查找BT下載信息,主要原因是谷歌用戶基數過于龐大!
貓捉老鼠
哈佛大學商學院的埃德爾曼認為,正由于谷歌用戶數量過于龐大,如果媒體公司“打掉’了一些知名BT網站,則用戶又可通過谷歌搜索查找其他新興BT網站。如此一來,媒體公司同BT網站之間的爭斗就永遠沒有結束之日。
埃德爾曼對此表示:“媒體公司同BT網站之間的爭斗,就是一場貓捉老鼠的游戲。一些大老鼠或許會被貓吃掉,但更多老鼠仍將在四周游蕩并伺機而動!